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流利朗读全词。

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能力目标: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

2、作者的写作背景。

3、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

教学方法:

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三、串讲词的大意。

四、分析词的上片:

思考: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狸祠下迎*赛会,很是热闹。

4、作者写*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府不***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是第三层。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六、归纳全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七、学生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下练习。

板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孙权:英雄难觅

上阕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咏史抒怀

刘裕:寻常巷陌、金戈铁马

刘义隆:草草出师,仓皇北顾

警告当朝

烽火扬州路,*鸦社鼓

愤斥偏安

借古讽今

下阕

诗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壮志未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

重点难点

1、探讨用典的意义;

2、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

先请同学说说课题的意思: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

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到济南大明湖,别忘了参观那里的辛弃疾纪念祠,到江西上饶也记得到阳原山麓,拜谒一下那里的辛弃疾墓。不论是纪念祠还是在墓前,都会看到一副有名的对联,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副对联,它是郭沫若题写的,齐读一下:

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黍:shǔ

上联说辛弃疾词风豪放。“铁板铜琶”一词,本是前人评价苏东坡词风的话,而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下联的内涵主要是说辛的悲黍离之悲、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抱负。

板书:词风豪放爱国情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看看本文是如何体现对联所呈现的这两点的。

二、了解作者与背景。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请同学读一读:

三、齐读课文、正音正句。

注意: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作品豪放的词风及其爱国情怀。

教师正音、正句,注意“*bì狸祠”以及“封狼居胥”的句读。

四、研习课文,品味用典。

(一)研习上片:

1、师读上片,指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阕四句话的意思。然后提问:

2、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

明确:孙权、刘裕。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

“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

共同点———他们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3、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

———“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解释:风流:才略建树、英雄遗风。

4、两位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用这二个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意思?

———讽刺宋室昏聩。

(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

5、学生齐读上片(指导背诵,抓住“千、舞、斜、想”四字。)

(二)研习下片:

1、分析研究用刘义隆典。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解释:北顾:回头北望(追兵),败北。

②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这个典故?(结合韩草率冒进的背景理解)

——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2、分析研讨用*狸祠典。

①写的是什么?解释:可堪:那堪、怎堪。

追忆往事,回顾自己的抗金生活。

②看到*狸祠的一幕景象,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

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悲惨景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鸦社鼓的景象。——商女不知亡国恨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恢复中原的愤懑。

3、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朝廷无能,百姓松懈,自己一腔热血却又连遭贬谪,此时此刻站在北固亭的作者想到了谁?

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同学们能够理解他的辛酸、他的悲愤吗?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害*,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含愤*去,!

4、齐读下片,尝试背诵(抓住“元、四、可、凭”四字背诵。)

(三)指导诵读。

要求读出情、读出韵:

①本词上下阙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朗读时韵脚读得响一点,停顿长一点。

②朗读时要在豪壮的基调下,读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的悲凉;读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壮;读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愤!

(四)小结全词:

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慨叹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对*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大英雄泣血的内心独白!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

板书: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五)问题研讨:

1、明确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2、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况且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五、拓展阅读:

看一首同时期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课堂练习:

《南乡子》与《永遇乐》一词有何异同?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它与本课《永遇乐》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都不失为千古绝唱。

有没有运用典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登高》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三国志》里曹操的话。

词意:

站在北固亭楼上,向北方金兵占领区一望,一片风光依旧,可是河山已有异样之感,究竟中原在哪里呢?自古以来,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朝代兴亡的事变,都像无穷无尽的长江一样滚滚地流过去了。

孙权年轻时就统帅了万人大***,守住了东南地区,不断地和敌人作战。天下英雄能为他敌手的,只有曹操和刘备。后代子孙就应该把孙仲谋作为榜样!

注释:

①千古兴亡:指漫长的历史上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

②年少:指孙权,他继承父兄遗业占有东吴时才十九岁。兜鍪(mōu谋):头盔。这里指孙权统率下的强大***队。

③天下英雄:指三国时的刘备和曹操。《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耳。”

④生子句:《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引《吴历》:曹兵伐吴,孙权率***抵抗。曹操见东吴舟船、器仗、***伍整肃,乃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刘琮)若豚犬耳。”仲谋:孙权的字。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①何处望*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

②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

③不尽长江滚滚流: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④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答曰:“曹刘”,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⑥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强的时代的呼声。

六、总结、师生同背全文。

同学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辛弃疾借助于这首《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吐胸中块垒,以其豪放的词风,抒写了他的爱国情怀,可谓“句句有金石之声”,沉郁顿挫,忧思悲壮!下面我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背诵全文,把我们的爱国热情熔铸到词的背诵中,放开胸襟,读出豪放之气,读出爱国激情!

(下课,再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设想

1、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2、注意比较,比较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1、检查背诵

2、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

(1)学生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3)学生自读课文

(4)听录音,注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

(5)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上阕:歌颂迨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四、品味鉴赏

1、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3)烽火扬州路,*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狸祠下,一片*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拓展延伸

《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把古喻今

2、不同点: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

(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吟诵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体会辛词用典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两位男主人公——郭靖、杨康。他们的名字由何而来呢?是为了牢记北宋的“靖康之变”,记住力抗金兵。而到了南宋呢,金的侵略更是肆无忌惮,而统治者却采取了躲避苟安的态度,导致南宋偏安一隅的状态,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就这样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怀古伤今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闭驻有5万大***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乡!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伉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三、讲读课文。

(1)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

分两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朗读上片。总结: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2)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第一层:“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联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狸洞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狸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狸词下迎*赛会,很是热闹。

讨论:作者写*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府不***恢复中原的不满。

最后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讨论: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总结下片。用刘帝、*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3、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你认为如何?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4、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5

教学目标:

1、抓住典故,感受词人对率***北伐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的仰慕赞叹之情。

2、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

教学方法:

知人论世,涵泳品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由题入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是地名,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镇江,沿长江。对面是扬州的瓜洲,有句诗是京口瓜洲一水间。一水,就是长江。北固亭,在北固山上,临长江。2006年,我在镇江参加教师培训,在远处看到了北固山与北固亭,轮廓一如教材插***。

(生看插***,描述插***)山巅有亭翼然,草木郁乎苍苍,半空沙鸥翔集,江中百舸争流。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

怀古,对古人之事的追溯,发自己的情思。怀古诗词一般什么样的模式?

写景咏史抒怀(板书)

二、简介作者

辛弃疾是什么人?(南宋词人)他还是位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

(材料)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设疑: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万***之中取上将首级,宛如探囊取物的英雄,南渡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呢?看一看他登上北固亭,发出的慨叹就知道了。

三、探讨登高

(插曲)我顺便问一下,为什么诗人词人登上高山,登上亭台楼阁,也就是登高,就会吟诗作词写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呢?

那么我要问一句,古人为什么要登高?为了望远。这只是原因之一。

实际上,最初登高有它特殊的意义:在古人眼里,高处与天比较近,如果需要与天交流,一般就要登高。古代天子封禅,就是要与天交流,最常提及的封禅之地就是泰山了。可见,最初的登高有浓重的宗教意义。后来宗教意味渐渐淡去,成了文人们一种消遣。

登高的时候人往往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古人讲过一句话,登高者必自卑。为什么登高者会自卑呢?因为当我们登上高处的时候,我们的眼界就会开阔,面对着广阔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地生出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世说新语》里有一个王海的人,他登上高处以后感叹我由来不悲,今日直欲悲,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如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以后就很自然地感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再如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也感叹道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那么辛弃疾在登上了北固亭有此愁思与慨叹吗?

四、文本研析

1、请同学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感,并分别找什么地方是写景、咏史及抒怀的内容。

2、检查朗读情况及对课文的大体把握。

3、以典故为切入口,研析课文。

北固亭引发了辛弃疾的无限遐思,他究竟想到了什么呢?(许多历史人物)

是的,在自己的作品中,借助一些经典的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情感,这种手法叫用典。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典(板书)请同学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

板书:

典故一:孙权

典故二:刘裕

典故三:刘义隆

典故四:*狸祠

典故五:廉颇

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

(1)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这句用了关于孙权的典故。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顺序应是什么?(无处觅英雄孙仲谋),请问,作者为什么要倒装?(一是音韵格律,二是强调孙权是个英雄)孙权确实是一个英雄,他的对手曹操有赞美他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我有下一个疑问,三国时的英雄很多,曹操,张飞,关羽,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为什么只提孙权呢?(京口是孙权的地盘,当年的东吴与南宋王朝很类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入侵之敌。孙权北拒曹操,赵宋王朝偏安临安。对孙权的赞叹,也对统治的指责,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板书:渴望英雄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表达了什么感情?(气壮山河,叱咤风云,率***北伐英姿飒爽)刘裕与前面写到的孙权有什么共同点?(一事业都在京口起步,二是都勇敢面对强敌,三是都建立了伟大的功业。)板书:展现英雄

(3)下片用刘义隆北伐的典故。刘义隆是个好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的北伐战争的特点是什么?(草草)其结果?(仓皇北顾)作者用刘义隆的典故想说明什么?(反对草率出兵)草率出兵的后果是什么?(烽火扬州路金人就在对面的,当年的扬州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宁静美好不在了,眼前是狼烟与铁血!)板书:反对草率出兵

(4)再看下一个典故*狸祠下,一片*鸦社鼓给你什么感觉?

(人们在祭祀,鼓响鸦鸣,场面热闹)那么,当时*狸祠在谁的统治之下?(金人统治之下)是谁在那里热闹?是金人,还是汉人?(应是汉人,暗示汉人早已适应金人统治,安于现状)作者这样写到底想表达什么感情呢?(气愤,对老百姓的气愤,不对,应该忧虑,作者担心,如果再不抓紧北伐,那么北方人汉人的人心都会改变了。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板书:主张抓紧出兵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最后一个典故,大家怎么看这一典故?作者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但廉颇的结局如何?(没有被起用)作者呢?(也没被起用)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报国无门,所以发出了凭谁问这一慨叹!这个典故露出了作者的满腔悲愤。板书:一腔悲愤

(6)每学一个典故,通过分析促读,让情感充分表达。

五、课后作业

背默全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3、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

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诵读”也是赏析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声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1)、*(bì误读为fú)狸祠下。

(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纪念胜利。

3、教师范读一遍。

三、课文研读

学生再读一遍,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

找典故。

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

我们来看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才是题目,大家知道,词往往用它开头的第一句话作题目。看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在什么地点做些什么?京口北固亭,怀古

2、学生再默读一遍。结合课后注释,看作者都怀想了哪些古(典故)?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而是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

3、老师再做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明确: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狸祠下,一片*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辛弃疾的经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怀古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分析怀古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中国自古以来文武分途,上马能领兵,下马能赋诗的文武兼备之才并不多见。宋朝初期,宋太祖优容文人,立誓碑不杀文人,故有宋一代,文学大昌。然文盛武衰,故文武兼备者犹稀。稼轩以文为词,开创一代之风;上马擒贼,勇居三***之首。不仅为有宋一代之麟凤,在整个中国历史中也光掩众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范读,感受作品风格

1、师范读(配乐朗诵);

2、学生集体朗读;

3、抽取一两个学生代表来朗读。

三、自读,找出词中所怀之人,所怀之事。

师:同学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一首什么诗?

生:怀古诗

师:必修三我们在讲《咏怀古迹》时给大家归纳了怀古诗的三种类型,还记得吗?

生: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

师:不错,请同学们看ppt,我们不难发现,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都需要找出人物和事件。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下的注释把人物和事件一一找出来。

ppt展示:

1、怀人伤己(同***相怜型或对比失落型)

所怀之人的经历(事迹)和自己作对比

2、怀古伤今(古胜今衰或物是人非)

所怀之事和现在作对比

所怀之地和现在作对比

3、理性反思(历史教训启迪后人)

所怀之事给自己和后人的启发

师:首先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比如第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话写了谁?

生:孙权。

师:写了孙权的什么事情?大家可以结合历史和对孙权的了解来谈。

生:孙权击败曹操。

师:舞榭歌台,这个时候可以演出歌舞,说明当时是比较太平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指的是英雄业绩,最终都敌不过时间,会被历史冲淡。所以写孙权主要是写他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后面的人物和事件,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5分钟后)

生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写的人物是刘裕,根据课下注释,刘裕虽然住在一般的巷陌和斜阳下的草树里,但是却北伐成功,建立了刘宋***权,是个英雄。

师:分析得非常好,大家给他掌声。还有没有同学起来分析?

生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写的是宋文帝,作战不做充分的准备,因而战败了,仓皇而逃。

师:很好。请问草草和赢得是什么意思?

生2、草率;落得。导学案上面有。

师:看来真的是有备无患啊,希望大家也能够向他学习,做好预习工作。

生3:可堪回首,*狸祠下,一片*鸦社鼓。说的是拓跋焘打败宋文帝,建立了*狸祠,人们在那里迎*赛社。忘记了过去。

师:对,其实*狸祠是战败的象征,对于南宋百姓来说其实更是一种耻辱,可是人们都忘却了历史,辛弃疾对此表示担忧。

生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说的是廉颇,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还能够上战场杀敌,表示还可以被重用,表达了作者也希望自己能被重用。

师:是的,他依然老当益壮,不忘报国。

师:现在我们把人物和事件找出来了,请同学们把刚才的信息和自己或者是现在的情况作对比。请问大家对辛弃疾和南宋王朝了解吗?

生:不了解。

师:好,那就由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下。辛弃疾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济南,宋高宗时期,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侵宋,辛弃疾加入农名起义***耿京的队伍。后代表耿京与南宋王朝联系,在***事上配合行动,共同抗金。后耿京被叛徒张国安杀害,辛弃疾直驱金人***营,捉住张国安,后投奔南宋***权,南归后一直主张抗战,为孝宗献上《美芹十论》,阐明自己的抗战主张和具体措施,但南宋***权一直被主和派把持,辛弃疾在二十年仕途中不断受到打击排挤,不委予重任,晚年被弹劾削职,退隐官场,含愤而逝。

生:信息太多了,记不住。

师:那就把信息概括一下:辛弃疾长于北方,少经战乱,有燕赵之气;曾单骑闯敌营,擒叛徒,有班超之风;曾献《美芹十论》,有恢复之志;也曾求田问舍,有归隐之心;综其一生,词坛飞将,四字足以。而南宋王朝力主求和,风雨飘摇中存在。

四、品读,说出所怀之人,所怀之事的用意。

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这首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这些事?和自己或者现在的南宋王朝对比一下。

生:作者渴望像孙权、刘裕那样建功立业,也希望南宋皇帝能够北伐,但是作战不能草率,否则就会像刘义隆那样仓皇而逃。写*狸祠希望百姓不要忘记耻辱,写廉颇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得到一个上战场的机会。

师:说得很全面,很准确。大家都懂了吗?

生:明白。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这首词的主旨。

生:壮志难酬、渴望北伐

师:关键词抓住了。登上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北方沦陷敌人之手,于是怀古伤今,怀人伤己,表达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主张抗敌要准备周全,切勿草率,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偏安一隅,不***恢复,不善用人的愤懑之情。

五、赏读,谈谈本首词最大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谈谈这首词最大的特点

生:用典

师:对。用典就是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在讲李商隐诗两首讲过的。

生:1、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张;

2、增加诗词的可读性,丰富诗词内容

3、使其文辞典雅,增强文采

六、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

作品展示:稼轩是一个用血与泪在抒写自己情感的英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永不屈服,力主抗金的形象被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耿京*后,渡江南来,可是南宋统治者力主求和,打击排挤他,他于是自嘲道: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原来自己的姓氏和他的境遇是这般的契合。到了晚年,他写下豪迈悲壮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喊出了自己老而弥坚、报国无门的愤懑,喊出了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辛弃疾是孱弱的南宋王朝的一根脊梁!

七、拓展阅读,作品推荐

1、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3、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南乡子(何处望*州)

5、《美芹十论》

小结:

这堂课的课堂容量很大,由于辛弃疾的词比较难,而又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所以我选择的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出现的问题是每个环节都比较赶时间,还有就是叫同学们写一段关于辛弃疾的话,这个时间不够用。应该给学生留几分种去朗读,去消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

2、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关键典故的含义和及其作用。

3、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各个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

2、难点: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有些人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本文作者就是这样,他有一颗爱国之心,凭一己之力,挽救家国山河。让我们感受民族气节,体味赤诚之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关键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并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再读文章,理顺诗词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层次。

明确:上片惋惜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赞美率***京口北伐的刘裕;下片讽刺了刘义隆冒进误国并表明自己要向廉颇学习的态度。

(三)深入研读

问题1:辛弃疾登北固亭,极目远眺,想到孙权和刘裕,寄托了什么情怀?

明确1:孙权曾在京口守国御敌,成就霸业。现如今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寄奴曾在京口起事北伐,曾经“气吞万里如虎”。作者借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问题2: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明确2:教师渗透时代背景——统治者抗金准备不足,想要仓促北伐,急功近利。作者此时人微言轻,不被重用,一腔热血只能流于悲叹。作者此时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典故,是在借鉴历史,来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

问题3:作者最后引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3:当***者昏庸无能,又有小人挑拨,作者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作者以廉颇自况,表明自己虽然老去,但依然有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四)拓展延伸

同一类型的文体作品的拓展,进行对比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将自己和英雄人物进行对比,抒发出年华渐去、壮志难酬的感慨。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梳理板书进行小结。

2、作业布置:首先,熟读并背诵诗文;其次,学生可以将诗词转译为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9

教学目的: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1、通过诵读法、品读法、推敲法、比较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预设情境法,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意境美的魅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并制成卡片

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三、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听完歌曲,品读苏词。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3、学生齐读

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

5、教师小结

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三、赏析上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表: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2、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滚滚东流的长江汹涌奔腾,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1)学生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完成下表,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2)学生思考:对周瑜的追述是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教师:

4、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比较提高(可作为课下作业)

1、阅读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1)投影显示《雨霖铃》

(2)教师用俞文豹《吹剑录》中的文字总结:

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扬柳岸,晓风残月”;

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而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0

【设计思想】

“咏史怀古”向来是迁客骚人、仁人志士借以抒怀的范式。或托古讽今,或叹逝伤今,或以感怀身世抒写幽思,或以凭吊先贤激励后进,或以关注现实达成劝诫。或兼有其类不能自已……但无论哪一种“咏怀”,都是一种“凭栏易生追昔梦,回首难掩抚今情”的形之于外,都有着对人生、历史或现实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追索,这些体验和思考仍有后学者玩味和内化的价值。

“用典”几乎是怀古之作的不二法门。作品中的“典”承载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意义,“用典”,不仅能凸显而且能有效地推进和发散作者的体验和思考。分析作品“用典”,对深入领会怀古之作的表现手法和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借助涵泳词意,内化作者用世报国情怀,强化学习者责任意识。

2、依托作品中“用典”与“表情达意”间的关系,窥见《京口北固亭怀古》豪放词风一斑。

【教学方法】

预习中成诵,讨论中探究,感悟中生成。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怀”,指心有所感;“古”,指眼前能触动情怀机关的古迹和与古迹、情怀密切相关的古人古事;“怀古”,即因古而生怀,寄情怀于古。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唱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见,“怀古”实在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二、析词作用典

结合课前预习,背诵全词。

1、从全词看,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什么?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源》);结合文本注解思考。

上片先后有:

①三国时,孙权曾在京El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队;

②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权。

下片先后有:

③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

④汉朝霍去***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

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

⑥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

2、结合词题看,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六个典故?

明确:成词背景与典故的联系,为后面分析打基础。

与“此时此地”有关。南宋***权偏安一隅。但主战派一直将“王师北定中原”当做目标、京口作为抗金前线与金人劫掠后的扬州隔江相望。典故①②⑤在空间上与作者此时立足的京(镇江)直接有关。

与“此时此地的作者”有关。此时,作者率众南归已经三十二年,被投降派排挤而被迫退居江西乡间也已有十多年,但他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愿望;此地,作者此前在濒临抗金前线的镇江任知府,因力促充分准备和得当用人而遭当权者疑忌以致降职,为恢复大业一展才略的愿望再次落空。此时此地的作者空怀却又不愿空怀一腔忠贞,报国无门却又不甘心报国无门。典故③④⑥所及人物及其境遇与作者此时的情感和抱负直接有关。

正因为以上两个“有关”。内心沉郁却又壮怀激烈的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这六个典故。

3、结合全词看,这些典故有哪些特点?

①典故多。全词双调104字,上片两处用典,下片四处用典。

②内容有侧重。上片典故所及侧重“人”——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下片典故所及侧重“事”——与北伐抗金的需要和愿望有关的历史事件。

③感情有侧重。上片典故侧重体现出感慨、深沉的情感;下片典故侧重体现了暗讽、慷慨和悲愤的情结。

④典故有对比。成就“风流”的人事和“仓皇北顾”的人事对比,历史上“舞榭歌台”的太平景象与*狸祠如今异族统治下“*鸦社鼓”的貌似太平对比。

⑤同典分用,相互照应。宋文帝败北与拓跋焘追击并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实为同史,但词中分用,相互关联却又各表一意。

纵观全词,用典较多较灵活,表达的情感丰富而相对集中。并能以一心报国的高尚情怀贯串其中。抒情脉络完整而清晰。

4、从表情达意看,词中的典故有哪些作用?讨论并从形象描写或语言形象性入手,化难为易,提取有关“形象”,还原有关“意境”,体味有关“情理”,突破难点。

①典中塑形象。“凭谁问”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作疑问,展现了廉颇虽老思用的场面,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联系作者际遇,自况以表报国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

②典中生意境。“江山”既实指京口之江山,也虚指天下之江山;饰以“千古”,置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及其英雄业绩于时空的邈远辽阔之中。既有多娇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迈之气。兼有感慨今昔之情,终成雄壮开阔之境。因典生境,境中隐情,自然而生动。

③典中寄情理。典中含“情”。例如,上片表现英雄不再的感慨和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之情,下片则表现慷慨中的失望和悲愤中的希望。虽然有元嘉北伐“仓皇北顾”和*狸祠“*鸦社鼓”这样的反面切入、但不难发现和把握词中情感的流动。

因情用典,以典蕴情,切合词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本词用典最主要的特点。

典中明“理”。例如,上片孙权、刘裕的典故,在“京口,,情境下暗含了有准备才能成功”的道理。而下片廉颇思用的典故,暗含了老臣不仅忠心可嘉而且经验可用的道理。

最后,所有典故于情于理都落脚于“忠心报国”这一主旨。

④增强感染力。以内容特定的典故来表情达意。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机结合,体现了词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词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

三、感词人情怀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次背诵全词。进一步理解:

1、这首词包含哪些思想感情?

抗金报国的忠义,对英雄人物及其业绩的仰慕、对太平与繁华不再的感慨,对草率出兵的暗讽,对人心安于现状的担忧,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2、诸多感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主次分明,因果相关,情理交融。

四、整合

1、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重要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语评“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晃”,即指辛弃疾的词出自至性真情,能创造阔大的意境,能表现高洁的襟怀和远大的志向。《京口北固亭怀古》很好地诠释了王国维的评语。

2、关注本词用典质与量兼备、意与境互动、情与理相合的特点。

五、迁移

结合前面分析,第三次背诵全词。

1、进一步体会“慷慨愤世的词家当以辛弃疾’为代表’。

2、结合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在用典的特点和作用两方面作简要比较,从词作意境、作者胸襟方面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乐学习网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

学习

游张家界小学作文通用

阅读(178)

本文为您介绍游张家界小学作文通用,内容包括张家界旅游小学生作文,游览张家界作文400字,推荐一个好地方张家界四年级作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

学习

2021最新村委述职报告精选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2021最新村委述职报告精选,内容包括2021年村委的述职报告,2021村委个人工作述职报告,2022年村委述职报告。一、村委述职报告的特点

学习

最新村主任述职报告精选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村主任述职报告精选,内容包括最新村主任述职,村主任述职报告简写,副村主任本人述职报告总结。村主任是什么村主任是村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的一把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由

学习

开班仪式领导讲话稿精选

阅读(163)

本文为您介绍开班仪式领导讲话稿精选,内容包括开班仪式领导讲话稿模板,开班仪式领导讲话稿统计,开班仪式领导讲话稿微课。大家要珍惜本次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把宝贵时间和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学习培训上,真正做到学有所思

学习

技校实习生自我鉴定500字精选

阅读(165)

本文为您介绍技校实习生自我鉴定500字精选,内容包括技校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500字,技校生自我鉴定汇编15篇,实习生自我鉴定300字左右。正常来讲,自我鉴定即为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就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我们要做好总结,写好自我鉴定。但是自我

学习

技校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

阅读(163)

本文为您介绍技校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内容包括技校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技校工作总结200字左右,职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相信大家在这段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属于自己

学习

秋收交通安全简报精选

阅读(156)

本文为您介绍秋收交通安全简报精选,内容包括秋收期间交通安全疏导简报,交警开展秋收期间交通安全宣传,秋收安全交通防范小。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到简报的地方越来越多,简报是单位领导对一些问题做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单位推动工

学习

最新村干部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阅读(247)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村干部述职报告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最新村干部述职报告,村干部述职报告2021,村干部述职报告简短精辟。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快快来写一份述职报告吧。那要怎么写好述职报告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最新

学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反思

阅读(273)

本文为您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反思,内容包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课堂,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

学习

最新村干部辞职申请书精选

阅读(274)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村干部辞职申请书精选,内容包括村支书辞职申请书,村主任辞职申请书范本,最新村支书辞职申请书。在法律不断完善的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申请书,请注意不同种类的申请书有着不同的格式。那么相关的申请书到底怎么写呢?下

学习

2021年最新村委委员述职报告精选

阅读(252)

本文为您介绍2021年最新村委委员述职报告精选,内容包括村委委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村委委员妇女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3年村委委员述职报告。一、述职报告的概念阐述

学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265)

本文为您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读后感800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

学习

秋天的英语作文:The Colour of Autumn通用

阅读(268)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英语作文:The Colour of Autumn通用,内容包括关于秋天的英语作文10字,秋天英语作文100篇,描写秋天的英文作文5篇六句话。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

学习

切尔西队歌歌词

阅读(263)

本文为您介绍切尔西队歌歌词,内容包括切尔西队歌歌词大全,切尔西队歌歌词英文版,切尔西队歌歌词楚辞版本。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世界上最伟大的足球俱乐部之一,其队歌朗朗上口,透彻出切尔西球迷对本球队的热爱。下面,为大家分享切尔西队歌歌词,

学习

垃圾分类小班教案通用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垃圾分类小班教案通用,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小班教案简单,垃圾分类班会教案,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小班总结。一、垃圾分类是什么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

学习

《分子和原子》教案精选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分子和原子》教案精选,内容包括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教案,分子和原子精彩导入,分子与原子化学教学。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收集

学习

美丽的西双版纳优秀教案通用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的西双版纳优秀教案通用,内容包括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社会教案,八年级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习

我是中国人教案通用

阅读(8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我是中国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我是中国人》教案

阅读(88)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我是中国人》教案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

中学体育课教案精选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体育课教案精选,内容包括中学体育课教案模板,中学体育课教案篮球,中学体育课教案幼儿园。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

学习

幼儿园语言《会响的小路》教案精选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语言《会响的小路》教案精选,内容包括会响的小路教案反思,中班语言会响的路教案,会响的小路幼儿园语言示范课。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

学习

教案编写包括哪些内容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教案编写包括哪些内容,内容包括教案的编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部队教案编写正规格式,优秀数学教案编写范例。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